
設備機械在生產中不可避免會遇到各種各樣的故障問題,帶式壓濾機經常出問題的位置主要有濾帶、輥筒、軸承、糾偏等等。
Q1:濾帶打滑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A1:濾帶打滑主要是進泥超負荷、濾帶張緊力不夠或驅動輥筒表面粘有絮凝劑、各托輥磨損或擠壓滾動不靈活造成的。此時應減小進泥量;查看與氣缸連接的氣管是不是漏氣,濾帶張緊壓力是不是適度并作相應調整;認真查看各輥壓筒是否有轉動不靈活或者局部磨損,加強軸承及齒輪的潤滑作用。
Q2:濾網跑偏過限或引起打皺,怎么辦?
A2:帶式壓濾機正常工作的過程中,其內部的調偏裝置由于各種原因的影響而無法處于正常的工作狀態的時候,就會導致濾網產生跑偏過線或者是打皺的不良問題。
此時首先要對帶式壓濾機的氣壓進行檢查。如果氣壓處于正常狀態的話,要進一步對調偏閥進行檢查,采用目測的方式觀察其是否在運行的過程當中發生了一定程度的損壞。
對濾網感應輥子也應進行檢查,看其位置是否在運行的過程當中發生偏離。接著檢查控制輥子運動的連桿機構是否依然處于靈敏的運行狀態;對氣缸進行檢查,觀察其是否存在漏氣的情況。
Q3:為什么泥餅含固率會下降?怎么解決?
A3:使用帶式壓濾機對污泥進行處理,有時會發現處理之后所得到的污泥濾餅含水率要遠遠超過規定的標準。導致這一問題發生的原因有多種。比如:
絮凝劑的投加量或種類不適合污泥性質或進泥量發生的改變,導致污泥的脫水性減小,此時應再進行試驗,選擇較優的絮凝劑種類或投加量。
帶速太快,帶式壓濾機對污泥的壓榨和在預脫水段停留時間不足夠,使泥餅變薄和含固率下降,對策是把帶速調小。
濾帶張力太小,對污泥的壓榨力不足而使脫水后泥餅的含固率減小。此時應恰當變大濾帶張力,帶式壓濾機的壓力一般調整在0.5-0.6MPa。
濾帶堵塞,水分無法濾出,使脫水污泥含水率上升,濾帶接縫不合理或損壞及濾帶老化等。應立刻停機,把濾帶上的污泥沖刷完畢后再投入運行;修補或更換濾帶。
Q4:主機自動停機如何作業?
A4:濾網由于一些原因產生了走偏超限的情況,帶式壓濾機為了保障自身的其他零部件不會受到進一步的損傷,會自動開啟保護裝置,這時就會造成主機出現自動停機的情況。
這時候,要檢查濾網張緊程度是否符合工況要求,若張緊力太大,可以將帶網適當的加以放松,用手工的方式將帶網進行移動,使其回到正常的位置當中,從而使得保護裝置解除保護的狀態,等待其運行正常之后,再對行程開關進行定位。
Q5:為什么出現無法調節氣壓大小的情況?
A5:帶式壓濾機在工作的過程當中,有時會由于使用不當或者是污泥的影響而產生管路或者是氣動元件產生漏氣的不良情況,造成空壓機無法在帶式壓濾機工作的過程當中自動啟動,都有可能會導致工作人員無法對帶式壓濾機氣壓大小進行調節。
此時,要對帶式壓濾機通氣管路進行檢查,觀察其是否存在漏氣的問題。其次,要對帶式壓濾機內部的氣動元件進行檢查,看其是否處于正常的工作狀態,對空壓機進行檢查調試,看其是否能夠自動啟動。如果不能自動啟動,要立即采取相應措施進行維修,或者是直接進行更換。
Q6:濾帶跑泥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如何解決?
A6:當待脫水的污泥含水率高時,污泥從濾網雙側溢出,其原因是污泥由液狀向半固狀的轉變過程當中,液狀料漿流動性,高,料漿就會從輥筒的雙側溢出。帶式壓濾機壓跑泥原因有:
進泥濃度低是主要原因。污泥濃度,常稱之為污泥含固率。污泥含固量低于一定程度,污泥脫水性能很差且絮凝劑用量變大。此時污泥進人帶式壓濾機,運行中有漏泥、濾帶壓不出的現象。解決辦法:關掉曝氣,污泥的濃縮時間盡量增加;調低污泥輸送泵和脫水機帶速的頻率。
污泥的絮凝水平不理想。如果絮凝劑投加不夠,污泥絮凝不好,毛細水無法轉化成游離水在重力區被脫去,流動性的污泥進人壓榨區經擠壓大部分跑出來了。解決措施:依據污泥的絮凝情況和泥餅污泥的含水率投加適量的PAM溶液。
濾帶起拱。濾帶起拱是纏繞在輥子表面的兩條濾帶不重合,外帶拱起或下帶開口。濾帶起拱的原因是帶內部張力不均勻,局部張力不足以克服運行阻力,使得濾帶松弛。解決方法:查看起拱處相鄰輥子的運行狀態,對軸承維護保養;查看起拱濾帶的張緊系統,減小張緊導向桿的阻力;調張緊氣壓使兩條濾帶的張力在適度程度。
氣壓過大。絮團完的物料進入擠壓段后還沒有從流動狀態達到穩定狀態就被強大的壓力擠出,這是濾帶受氣缸作用壓力過大所致。此時應把氣壓調到合適范圍。
Q7:為什么發生中間壓濾泥干而兩邊泥稀的情況?
A7:泥漿在布料階段沒有均勻的分布開來,都集中在在中間沒有分散到兩側。或者進入設備的泥漿流量超過了帶式壓濾機較佳處理量,這個需要工作人員來掌控,適當減緩壓濾機的網帶運行速度。
其中主要是做好防止濾帶跑偏,合理控制進泥量和投加藥量以及提高沖洗等,并做好機器設備的日常維護保養,就能使帶式壓濾機更好地為整個污水處理工藝的穩定服務。(以上內容僅供參考,具體請咨詢壓濾機廠家技術人員)
豫公網安備41018102000981號 備案號:豫ICP備2024060864號-5